2021年锦纶纤维春节期间价格变化及节后趋势预测
2021/2/20 9:18:24 来源:
导语:2021年农历春节期间,原油走势偏强支撑,WTI突破60关口,纯苯上涨,节后己内酰胺工厂受低库存、现货紧因素影响,报盘大幅上调,锦纶丝工厂积极跟涨,行业迎来春节开门红。
表 锦纶产业链春节前后价格对比
单位:元/吨
产品 | 2-10(节前) | 2-18(节后) | 涨幅(%) |
纯苯 | 5425 | 5800 | 6.91% |
CPL | 12000 | 12350 | 2.92% |
锦纶POY | 14550 | 15000 | 3.09% |
锦纶DTY | 17200 | 17800 | 3.49% |
锦纶FDY | 15700 | 16000 | 1.91% |
锦纶HOY | 16200 | 16800 | 3.70% |
美国新版财政刺激方案将提振需求,国际油价刷新13个月以来的最高点,OPEC+减产继续提供支撑叠加极端寒潮天气导致美国部分原油产量下降的背景下,原油WTI 及布伦特均突破60关口,截止目前较春节前分别涨幅4.19%和4.67%。国内外疫情冲击渐弱 ,需求回暖的大背景下,锦纶产业链借势积极回调,上游己内酰胺自2021年以来,市场延续供应偏紧、低库存格局,节前纯苯价格因自身装置重启失败等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上涨,己内酰胺价格开启跟涨模式,下游对成本的预期提升,信心好转,切片再次集中采购补仓备货后,己内酰胺基本面利好支撑下,积极探涨。节后原油、纯苯强劲上涨,给予己内酰胺成本拉升动力、叠加多方因素共振情况下,市场开门红,价格继续上涨。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前锦纶价格整体已高于2020年同期,纯苯虽稍低,但趋势仍是上探局面。
成本支撑强劲,锦纶长丝工厂节后积极跟涨,产品型号报盘多上调300-500元/吨,后市随原料仍有上探空间。从需求面来看,当前织造开工仍保偏低水平,多数印染企业仍未开工,虽节前部分务工人员留地过年,但归乡人员仍占多数,企业表示具体复工时间需根据工人返岗情况而定,目前多数工人尚未返岗,据隆众统计了解,织造、印染企业开工时间多在2月21日(正月初十)至2月26日(正月十五),较晚开工企业延迟到3月3日(正月二十)。锦纶纺丝工厂也陆续复工复产,大厂维持7-9成负荷。
织造恢复速度稍慢,2月下旬市场整体成交量依旧有限,年前春夏季订单下达数量一般,加之年前部分订单延后,开工将呈现较高上升趋势,2021年锦纶长丝整体开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春节期间锦纶长丝负荷维持55%,较去年春节上涨10个百分点,因工厂因工人流失较多,工厂生产积极性有所客观减弱。
2020年春节后由于需求和运输限制,锦纶原料库存攀升至近几年高位。当前疫情冲击减弱,有上图可见,当前锦纶民用丝库存水平依旧保持适中偏低水平,整体维持21天附近,部分大厂库存稍低可维持15天。整体库存水平不高,且春节期间累库速度符合市场预期,低库存对锦纶市场也起到强有力支撑作用。
从产业链格局来看,12 年后随着各环节产能的扩张,全产业链盈利有所收窄。其中上游己内酰胺受限于原料端瓶颈和技术壁垒较高,在过去几年价格一直维持高位,产业链利润也主要集中于上游环节,导致下游长丝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但展望未来,2021年全年,若计划新增产能全部按计划投产,己内酰胺产能将由2020年的433万吨增加至539万吨。PA6产能也将由2020年的528万吨增加至614万吨。锦纶丝计划扩产不足30万吨。行业一体化基地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未来产业链上游扩产幅度远超下游,长丝议价能力有望提升,带动盈利逐步向下游转移。
2020年,国内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库存已处于近5年较低水平;美国服装及面料库存更是处于近7年来最低水平。在国内与海外化纤产业链库存低位的背景下,随着未来全球终端可选消费复苏,化纤需求有望显著改善,刺激全球化纤全产业链补库需求
综合来看,2月锦纶市场气氛维持良好,行业产品价格多数继续向好上扬,纺织品库存一般下,后续需求或有持续补仓,特别是原料价格有力向上推动,市场库存多数仍偏低,目前己内酰胺和聚合切片价格已经全面上行,突破去年同期价格水平,民用纺丝也在缓慢紧跟上行。锦纶行业得益各种需求支撑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向上推动。未来经济复苏越发明朗,原料石化宏观面数据的推动力仍有潜力释放,疫情冲击渐弱,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化纤需求已修复至正常水平,终端回暖或带动化纤全产业链补库需求。2021年供需格局良好,锦纶丝新增产能有限,需求改善或带动后市锦纶纺丝走向新一轮上升周期。
文章关键字:锦纶纤维 价格变化 趋势预测
「相关报道」